教学研究

    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 ——课程与就业关系的解读

    发表时间: 2020年07月20日


    在海南建设全国最大的国际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如何响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满足国际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人才?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加强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的建设,加深师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解,717日上午,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在航海大楼多媒体教室408举办了关于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会。

    会议由教学副院长王卉老师主持,特别邀请多位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的主要任课老师和1819级本专科的学生代表参加,黎冬楼院长全程参与了研讨会并做总结发言。

    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负责人尤庆华教授首先从总体思路、岗位分析、课程体系和就业方向四个方面介绍了最新的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2020级人培方案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思路。经过充分的行业调研,明确该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分析并总结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针对典型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对应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围绕核心课程和学科学习的规律,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构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尤庆华教授详细介绍了人培方案制定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该专业在海运物流、海事管理、船舶与船员管理三个方向典型就业岗位和可以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尤教授介绍完毕后,与会老师和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符海青教授、何欣教授、魏爱民老师等认为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应该独立开设海商法、远洋运输业务等专业基础课。同时,应加大英语学习的力度。符教授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物流技能大赛的体会强调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参会的同学们代表自己和同学提出了关于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和就业前景的问题。19级本科班的同学提出了关于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培养目标有何不同,课程设置有何区别的疑问,还有同学提出方向太多是不是会搞平均分配而不利于突出优势?还有同学提出非常激进的问题: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不是要与时俱进,还要学这些常规的课程吗?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老师们认真答疑解惑:职业本科绝大部分面向就业,所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证书是关键;职业本科的“1+X”证书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兴趣去开发具有个性的“X”证书,所以学习不会搞平均主义,发掘自己的职业兴趣,明确职业方向是我们在大学里必须要完成的目标,老师是学生明确职业方向的摆渡人。海南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给我们专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另起炉灶,一切从零开始。只有了解了国际贸易的惯例,才能理解自由贸易港的含义,所以不仅要学习现在的专业课,还要学好专业课才能更好服务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最后,黎冬楼院长用“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十二字给此次研讨会做总结:思想越辩越明,通过讨论,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的师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勉励海事管理专业的学生,坚定学习信念,扎实学好专业课程,努力提升英语交流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一定会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浏览量: 1313